始修于明代的《唐门岳氏宗谱》说“尽忠报国”四字是姚氏于靖康初年为岳飞所刺,但《宗谱》出现较晚,此事的真实性仍有待考证。“岳母刺字”的演义故事最早见于清抄本的《如是观传奇》与杭州钱彩评《精忠说岳》,《说岳》中的岳母刺字故事影响广泛,成为一段脍炙人口的佳话。
岳飞的刺字为“精忠报国”的说法又是怎么来的呢?明代表现岳飞故事的小说、戏剧如《精忠记》《武穆精忠传》《精忠旗传奇》等都有岳飞背上刺字的描写,刺字版本不一,流传最广的是“精忠报国”说。有学者认为,此时的“精忠报国”四字是因混淆了宋高宗御赐“精忠岳飞”四字而产生的。
不管是“精忠报国”还是“尽忠报国”,这背后都体现了人们对这位抗金英雄的无尽敬仰之情。就连他的对手金军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以示对岳家军的由衷敬佩。
最后,让我们重温著名的《满江红》一词,感受这位英雄的壮志豪情:
满
江
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旧山河,朝天阙。
看中华人物故事
树中华民族脊梁
来源:中少期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