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NT_CLANNAD,(https://xueqiu.com/1170975436/226802994)
1.普鲁士蓝正极。原本是能量密度可以接近铁锂的材料。但普鲁士蓝被曝出可能产生剧毒,安全性很可能远低于磷酸铁锂,且很可能难以量产。普鲁士蓝中结晶水可导致短路,进而导致热失控,之后会释放剧毒,而磷酸铁锂则没有这个问题。且普鲁士蓝制备时候涉及剧毒物质,相关管控成本很可能远超预期。宁德时代号称有特殊的技术可以吸水,但明显是实验室内的技术,很难量产,良率极低,量产的难度往往是实验室的百倍。最关键的是普鲁士蓝的安全性低于铁锂这点,释放剧毒是比起火更严重的后果。
2.层状氧化物正极。这个已经被研究了几十年了,但是从来没有能够挑战锂电池,原因是能量密度低,成本高。但理论上未来有希望大量应用于大型储能。目前唯一的问题是,钠电池的实际每WH生产成本甚至高于现在的锂电池(哪怕是47万一顿的锂价),这就导致储能方根本没动力去换用钠电池。未来能否进一步降低成本还是要看下游需求怎么样,需求不够就很难降成本。
其实我也认为,如果全球储能全用锂电池,那是对锂资源的巨大浪费,也会导致锂更加供不应求更加。目前几乎所有对锂需求的报告都是仅限于电动车需求的,基本没有算上储能的需求。但是马斯克似乎是认为,只靠锂电池就足以支持特斯拉的全球储能,他的原话就是说,根本不需要新技术,只需要所有人都去挖锂(提高锂供应)就可以了。问题是如果锂价不够高的话,大家没动力去挖,而且挖的难度太高,特斯拉自己都不敢挖,又有几个企业家敢挖?
我认为钠电池最有前途的还是层状氧化物正极,而不是宁德时代的普鲁士白。因为钠电池就应该老老实实的把自己定位在储能上,不要老想着去牺牲安全性而去提高能量密度,也不要老想着把一堆实验室里的复杂技术都用上最后导致成本失控。未来铁锂和钠电池很可能各占据一半的电化学储能市场份额,温暖潮湿的地方用铁锂,寒冷干燥的地方用钠电池,很好的解决了两者的弱点。电动车上,未来还是三元锂最好,温暖地区铁锂也可以,虽然钠电池的快充有优势,但是现在最缺的就是充电桩,很多地区几百公里都没有一个,所以里程长是大家最想要的,快充并不是必须的,最好的选择还是直接到达目的地后用慢充,对电池也好。
但是现在钠电池面临一个最致命的问题:实际成本比锂电池还高。这是下游完全无法接受的。马斯克并没有买任何锂公司,所以特斯拉一直没有考虑过钠电池的原因恐怕主要就是因为其成本高,产能低,良率低的问题。
现在磷酸铁锂的成本已经基本跟三元锂一样了,所以未来电动车的趋势还是更多的用三元锂,火灾的风险其实没有比汽油车高太多。油车雷克萨斯撞墙一样起火。未来可以通过对电池包防护能力的优化来进一步降低火灾风险。还有就是固态锂电池,也是未来提高安全性的方式。
$赣锋锂业(SZ002460)$ $天齐锂业(SZ002466)$ $特斯拉(TS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