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自媒体平台对作者审核很严,不能写一些带有敏感字眼的文章,而对于评论审核却不严,有的评论明显带有骂人的字眼,管理员也不删掉,任其赫然醒目,长期招摇。
自媒体平台要对作者发表的文章负责,怕上面审查,过不了关,跟着背伤。而对于成不了文章的评论,大多审核不严,一方面因为评论者大多是匿名,你一言我一语,不负什么责任;另一方面上级管控却不对评论区进行严格审核。要是上级对评论区严格审核的话,估计没几个人敢发言了。
在购物网站更是如此,评论区简直可以沦陷,成为很多人肆意发牢骚、骂人、说带色的小笑话、隐语等的地方,网站不管,网管也不管,任其泛滥。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因为购物网站的老板希望这些评论带来流量————这些评论确实吸引人,不知道是人们素质低还是被长期管控,看到较开放性的评论就觉得痛快,自己忍不住也发一些,随着流量的提升,购物网站的成交量也就上去了。也就是说,不管自媒体平台还是购物网站平台,都要用评论来吸引人们,让他们参与其中,带来更多的流量,并迅速把流量变现。有的自媒体平台需要自媒体人回复评论,回复一条可以增加多少积分等等,就好比购物网站客服回复消费者的评价一样。大家都是为了钱,而不是为了别的。不管看客或顾客评论什么,自媒体人或客服都要认真回复。但也有例外,有的淘宝客服针锋相对,寸步不让,顾客评论商品时用隐语,他们也用隐语;顾客直白,他们也直白;顾客绕弯子,他们也绕弯子,顾客急脾气,他们也变成急脾气,几轮回复下来,人气反而上去了。可以说,无论自媒体的评论区还是购物平台的评论区大多存在许多敏感字眼,只是为了商业利益,上面不屏蔽而已。因为涉及消费者利益,试想,消费者买了假货,还不让骂几句吗?而带着情绪的谩骂在自媒体平台是永远也通不过的,在评论区似乎可以通过。
对评论审核不严是为了让读者和作者沟通,让消费者和商家沟通,形成互动,带了更多的流量,也带来滚滚的财源。这一块收益比自媒体人发几篇文章、拍几段小视频获得的收益要大得多,都会落入自媒体平台的金库,而购物平台更直接,通过评论区的放开,直接促进了商家和顾客的有效沟通,卖更多的货,赚更多的钱。
如果谁想骂人了,可以到评论区去骂,没什么人管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